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老龄化社会红利值得挖掘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日期:2019-08-27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再次提到人口老龄化,报告指出,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从统计局的表述来看,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已接近20年时间,人口老龄化并非当前才遇到的问题。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通常被分为年轻型人口年龄结构、平衡型人口年龄结构和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三大类,以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为主的国家,被称为处于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入老龄化社会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经济发展步入转型期。人口结构的变化给我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挑战,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也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然而,我国当前还处于工业化阶段,保持合理经济增速仍然十分重要。在此情况下,靠什么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

   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给我国服务型消费的全面快速增长带来新机遇。当前,“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银发经济蕴藏着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这些年来,从政府引导到企业实践,都在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要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率基础上。去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授予纽约大学教授罗默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于表彰其把技术创新融入长期宏观经济分析。

   当然,无论是挖掘老龄化人口的消费潜力还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都需要克服不少实践上的难点。既要在稳定老龄人口的劳动收入、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以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这一群体对消费的贡献,又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总的来说,要平衡增长与人口结构的矛盾,只要政策恰当、措施到位,我国仍可以从人口结构变化中继续挖掘“老龄化社会”的红利,实现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