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老龄化社会,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日期:2019-01-30


   斗转星移,每个人都会慢慢老去。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杭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67.1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16%,比上年增加8.05万人,增长5.06%。这意味着,杭州的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

   如何优雅地老去,成为整个社会的课题。

   杭州市两会期间,不少读者给钱报热线96068打来电话,说的就是养老的事儿——比如市民方女士,最近就有点烦。

   方女士的母亲前段时间突发中风。虽然经住院治疗后情况好转,但出院之后的居家康复,却成了全家人最担忧的事,“我们和妈妈是分开住的,隔得比较远。平时,大多数时间靠爸爸一个人照料妈妈。我不放心啊,也怕爸爸累着。如果社区能有照料中心就好了,有专业人员帮忙照料一段时间,我们也能随时去探望,该多好!”

   其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就此作了回答:在着力提升社区服务时效方面,提出要重视居家养老,加强老年食堂、配餐中心等硬件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社区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引导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此外,今年杭州还要建设镇街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4家。

   社区养老

   推广小规模多机能养老机构

   市人大代表贺晓卿走访过不少社区,发现不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不过,也有一些社区开始试点打造综合性的日间照料中心——除了日间照料外,还配备一定数量床位,为一些需要临时托管一定时间的老人提供喘息式照看服务。还有的和专业养老机构合作,引入智慧设备,可以提供更专业的医疗照顾。贺晓卿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尝试。

   “对于不少家庭来说,居家养老仍然是他们的心愿。面对这么庞大的需求,我建议政府能不能加大力度,积极提供有力资源,鼓励在社区建立小规模多机能型日间照料中心。以日间照顾为主,结合居家服务,甚至可以引入专业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参与,提供暂住服务。”贺晓卿认为,这种弹性的照顾模式,除了让老人安心于家中生活,三种服务模式的配搭也能让照顾者得到喘息的机会。另外,因为属于社区嵌入式照护,机构与社区亦自然地融为一体,老人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大大减轻家属的身心负担。

   居家养老

   卫浴设施能否推行适老化改造

   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跌倒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结果显示:跌倒死亡是65岁及以上人群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死因,占29.85%,“防范老年人跌倒应予以重视。据调查,50%以上的老人跌倒发生在家中,而卫浴是原因之一。”

   市人大代表、上城区湖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应强表示,目前来看,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人的选择,但普通居民住宅缺少相关建设的通则和标准。这既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对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应强告诉钱报记者,根据居家老人的特点,上城区民政局、上城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制定了首个《适老化住宅设计规范》地方标准,对住宅中各个区域设计出适老化的基本规范要求。比如在对卫生间的改造过程中,通过改善提升卫浴间防滑地胶板,扶手、折叠洗澡椅,舒浴恒温坐式沐浴器,恒温水龙头,做到改善卫浴过程中防滑防跌防晕眩,“我在想,杭州市政府能不能在遵循‘业主愿意、政府扶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对自愿且硬件条件合适的老人进行适老化住宅的设计改造,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及独居老人家庭,可考虑予以一定的补助,增加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安全性和舒适温馨感。”

   数字养老

   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市人大代表宋晓强今年40岁,却深深感受到了老年人和当下“数字生活”之间的鸿沟,他认为这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来帮一把,扶一下。

   宋晓强举了一个自身的例子:他父亲今年72岁,自己一个人居住,“我们现在多用微信交流,他就很难学会。我教他的时候,他真是很认真,还用小本子记笔记,但我一离开,他自己操作就有问题。像这样的老人真的不在少数。”宋晓强说,还有,当下生活中各种自助机器、打车软件……老人用起来也很麻烦。

   “老人们不是不愿意学,有时是真的学不会。他们会沮丧,有时候甚至觉得被时代抛弃了,不愿意出门。将心比心,我觉得社会还是应该为老人们多做一些。”细心的宋晓强也根据多种情况,为无法接受“数字生活”的老人们设想了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老年人培训班,也可以通过电视运营商投放一定数量的智能手机专题培训课程。还有医院、机场、火车站的自助终端机,宋晓强希望能适当安排志愿者,“另外,政府是不是可以考虑牵头做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呼叫中心转接各种互联网服务,由电话那头的服务人员帮老人们连接数字生活。”

   养老行业

   期待进一步的“放管服”改革

   市人大代表何红,自身就在萧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对养老问题有着更直观的感受。

   在她看来,目前的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着社区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不高等突出问题,尤其是部分社会力量在对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农村集体房屋及各类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过程中,常因各种限制而放弃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

   “在养老领域,我希望政府能进一步简政放权。能尽量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打破界限, 实行多部门并联审批,每个审批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督促审批进度、完成审批并统一告知结果。”何红说,对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举办养老服务设施的项目,在闲置社会资源房屋性质合法的前提下,可取消前置评审手续,由各相关部门重点强化后续监管力度。

   在日常工作中,何红还深切地感受到,虽然社会对养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养老专业人才队伍严重短缺。专业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全科医生、全科护士等严重缺乏,行业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为此,她建议,杭州可以尝试成立“养老领军人才工作室”,发挥人才引领优势,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养老机构管理人才、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专业养老护理员等。完善相关人事制度,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优先向基层医护人员倾斜,依靠领军人才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结合高校的培养,提高养老队伍的整体水平。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