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居民养老保障再迎多重利好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8-10-18


10月17日是中国重阳节。《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居民养老保障近日再次迎来多重利好。在增加养老待遇方面,深圳等地密集上调基础养老金,不少地方高于国家标准;22家机构竞逐职业年金投管人,7000亿元职业年金入市在即;在提升养老质量方面,医养结合正加快推进,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也开始迈入全面实施期。

今年以来,多地都在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不少地方高于国家规定的88元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新疆兵团人社局、财政局15日下发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15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40元,增加25元。深圳市日前提出,从今年起,具有本市户籍不满8周年的,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月240元提高到280元;自其具有本市户籍满8周年的次月起,基础养老金由每月360元提高到420元。

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湖南省近日发文鼓励用人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进一步细化明确企业年金备案方式、缴费办法、监督管理等规定。职业年金也将开闸入市。10月16日,22家机构赴中央国家机关养老保险管理中心领取标书,竞争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在专家看来,职业年金将同养老金一样,依托资本市场有效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提高养老质量方面,正在加快推进的医养结合和长期护理险备受期待。数据显示,全国医养结合机构约有4000家,医养结合总床位超过100万张。“目前国家、省、市三级医养结合的试点网络已基本形成。”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医养结合处处长汪丽娟日前表示。不过,她也坦言,一系列医养结合的支持性政策措施在有些地方没有贯彻落实到位。长期护理保险的缺位和专业人才的匮乏也阻碍了医养结合的推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表示,未来医养结合改革将重点向三方面发力:在供给侧,利用好现有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支持作用。在需求侧,加快引导老年人健康观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在支付端,加快发展多层次照护保障体系,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稳定筹资。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长期护理险的试点方案去年底全部发布,现在已经进入全面实施期。有关长期护理险的调研还在密集进行,越来越多的非试点地区开始积极研究方案。长护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养老质量,对养老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也正在显现。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