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中老年人当防范网络陷阱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日期:2018-08-08


  前不久,多家相关部门和互联网企业联合发布了《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引来不少人的关注与热议。

  该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当前国内中老年人上网习惯正在逐渐年轻化。其中,平均每天使用互联网至少一次的中老年用户占比约达85%,平均每天浏览网络时长超过三小时的中老年用户约达30%。与年轻人不同的是,这些“银发一族”普遍有着更加明确、更为具体的上网诉求。例如,他们更喜欢与亲友在线聊天,带有明显的熟人特征。他们在“互联网+生活服务”方面表现出的参与意愿及消费能力亦比较可观。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互联网有所顾忌、担心在网络世界上当受骗的中老年人仍不在少数,占比约达50%,而高度关注线上骗局的中老年人则约达62%。这其中,中老年人群在上网过程中面临的高风险问题依次是网络谣言(占比约达66%)、虚假广告(占比约达53%)、网络诈骗(占比约达37%),对于这三类高风险问题均缺乏防范意识的中老年网民占比约达30%。

  业内人士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很多不法人员往往选择在信息相对闭塞,互联网普及度相对不那么高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地区行骗。这样,骗局便不易被群众察觉和举报,有关部门也很难及时监管,成功率自然相对较高。其次,不少骗局被设计得十分复杂,中老年人通常不易辨识。举例来说,一些不法分子以低成本的非正规原材料制作保健药品或老年人生活用品,再大肆宣传其所谓的神奇功效并诱骗中老年人购买。表面上看,不法人员是在投放虚假广告,但“银发一族”稍有不慎就会经济受损,让不法分子的网络诈骗得逞。最后,由于很多中老年人学习防骗知识的意愿不强,其子女通常又不在身边,只是依靠电话、微信等社交工具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他们难以掌握防范、应对最新骗局的技巧。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假冒国家公职人员四处散布谣言,随即通过非法集资或广告推销进行诈骗,“银发一族”往往对其“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深信不疑,放松了对骗局的戒备,以至最终上当受骗。

  笔者认为,在帮助“银发一族”提升防范上网风险的能力方面,有关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监管部门应该加大关于线上谣言、线上广告、线上骗局的排查及整治力度,尤其应该注意做好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地区的互联网安全防治工作。二是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中老年人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例如,可以定期在各个城市及乡镇地区举办统一、规范、详细、面向中老年群体的互联网安全讲座,持续为“银发一族”介绍各类案例与防范技巧。三是相关部门应尝试同科研机构寻求合作,研发一些能够辅助中老年人防范网络风险的工具。比如,开发能够第一时间接收最新诈骗案例和防范技巧讲解的老年人手机,抑或是搭建揭穿各类网络骗局的网站。凡此种种,或能为中老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上网环境。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