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加快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发布日期:2017-12-20


  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近年来,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谓“三箭齐发”,成效明显。加快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仅有助于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尽快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更是提升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能力的明智选择。

  近20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已成为当今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2.31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34.9%。在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同时,高龄化、空巢化趋势也日益明显。据预计,到2020年,全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达1.18亿人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为了积极应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难题,急需按照国家相关文件及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等规划,在不断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同时,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照护等需求得到切实有效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涉及亿万家庭及庞大老年人口,非单方面力量能够承担和完成,需要坚持“共建共享”等原则,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财政、社会、慈善等多元结合的参与机制。保险机构具有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天然优势,如保险业务与养老服务之间具有协同效应,拥有大量长期性、稳定性可运用保险资金,拥有丰富的各类客户资源,具有扶危济困、关爱民生的行业情怀等。同时,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投资养老服务产业,实现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得到了国家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凡此种种,使得保险业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有生力量。

  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意义重大。从社会层面看,有助于拉长养老产业链,降低或摊薄养老社区的融资和运营成本,增加养老服务的有效性,补齐养老服务体系的短板,缓解社会养老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从行业层面看,可以进一步发展养老保险、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保障型业务和各种适合老年人的保险产品业务以及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等业务,促进产品创新和“保险姓保”理念的落实;可以延伸保险服务产业链,促进保险业与各类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拓展保险业的发展空间;可以为保险机构提供养老社区建设等新的具有稳定盈利前景的投资渠道,缓解公司资产负债“长短错配”压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即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保障计划、为各类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近年来,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可谓“三箭齐发”,成效明显。从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看,自2007年开始,保险公司纷纷通过重、轻资产等方式介入养老社区领域,保险养老社区发展迅速。从为老年人提供综合养老保障计划看,北京等多地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由中标的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平安人寿、太平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专属老人健康险,超过65岁也能投保;青岛、上海等15个城市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模式备受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等地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保险版“以房养老”纷纷开闸。从为各类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服务看,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市启动养老机构责任保险,保险公司已经或即将出台更多贴合实际需求的产品及条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功在行业中的部分机构,利在包括行业在内的全社会,值得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为了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笔者认为,需要采取以下举措:在政府层面,应针对保险机构面临的用地性质、融资渠道、财税政策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出台或落实对于保险养老项目的支持政策;在监管层面,应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与养老社区对接的各类保险产品,组织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监管举措,建立交流协调机制以加强内外部沟通等;在保险公司层面,应加快适老化产品和业务创新,推动各种社会养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医养结合”,促进养老社区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机对接”和“无缝衔接”,打造智能养老社区,为入住老人创造高品质的退休生活方式等。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计民生、民族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国家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加快保险业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不仅有助于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尽快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更是提升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综合能力的明智选择。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