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老年人照顾更应专业化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日期:2017-06-2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明确了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6月17日 《人民日报》)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亿人,占总人口的10.8%。老龄化时代来临速度如此迅猛,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回过神来。社会仿佛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的父母,甚至我们自己,就已经变老了。国家立足长远规划,出台意见,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可以说,这一规划对于老年人平定、安稳地度过晚年,极为重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老年人照顾方面,更应该从专业化入手。

老年人需要什么?可能每个子女会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子女认为,给父母多点钱,就算是尽孝了;有的子女觉得,回家陪伴就是一种尽孝。但是,老年人照顾服务的短板却是“被需要”。我们的社会在给老年人传递一个信息:老年人老了,“不中用了”,需要“被照顾”了。的确,从生理方面来看,老年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爬楼梯越来越累了,背越来越驼了,走路越来越慢了,甚至双手也越来越颤抖了。从而,我们认定老年人真的“不中用了”。而这种信息传递到达老年人那里,却会令老年人在内心滋生出最大的恐惧。

老年人最在意什么?或许每个老年人都会给出不同的回答,经济状况糟糕的老年人需要安定、尊严的生活;衣食无忧的老年人需要没有过多纷扰的家庭生活。但是,更大多数的老年人却需要一种社会情感,就是自己“被需要”,而不是社会的怜悯。面对老年人,社会在照顾时,应该更为专业化。

我们给老年人提供社会服务,应该拥有专业化意识。其一,国家层面,应该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心理学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沟通服务,帮助老年人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环境,让他们不至于在信息化的当下手足无措。其二,社会层面,应该正确看待老年人的照顾服务项目,给予老年人平等的交流空间,莫对老年人心存偏见,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其三,家庭层面,子女在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应该注重心灵的平等沟通,帮助父母适应信息化社会,切莫对其加以嘲笑,甚至是指责父母的“落伍”,莫让老年人感受到与时代进步格格不入。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