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国务院发文要求建设养老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业内人士指出 推进“医养结合”床位性质和医保结算是难点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日期:2017-03-20


“养老”话题近期又受到关注。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及健康支持体系等方面工作,其中在健全健康支持体系部分,记者发现《规划》中提出要完善“医养结合”机制。

“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服务业的一种常见业态。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发现,目前已有部分“医养结合”项目正在推进探索中。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医养结合”可保障老人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养护,但在推进过程中,包括床位性质和医保结算等,仍需要落地细则进行完善。

现状

广州多方探索“医养结合”

在完善医养结合方面,《规划》中提出,要建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与合作医院间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同时支持养老机构按规定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和医务室、护理站等。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

据了解,上述模式在广州也有试点。早在2006年,广州南国颐景老年公寓就是广东省内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由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托管,医生每日定时上门为该院的老人保健查房,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随时为老人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最近3年,“医院”+“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逐渐推广,如2013年11月28日,广州新海医院(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医养结合”模式对“广州新海颐养苑”进行运作,该养老院将养老服务与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结合,以专家会诊、双向转诊等方式,为有需要老年人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平时也安排了医生定期查房。

又如2016年8月24日,在广州市黄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与黄埔区老人院合作共建的“医养结合”养老院正式运作,这项全国首个“垂直医养”项目中,黄埔区老人院2期工程“颐寿楼”1至4层设置了药房、门诊、康复治疗区、老年病科及康复医学科病房对老人院内的老人提供医疗养护服务,同时还与医院建立了专家会诊、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

另外,像去年9月1日,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广州慈善医院)建立的“家庭—社区—机构—医院”养老模式,以及今年1月18日金沙洲落成的泰成逸院养老社区(归属泰康保险)引入南方医院医护人员进驻,都是近期“医养结合”的探索案例。

实际上,在国务院《规划》下发前,广州市政府已对养老产业发出政策支持。今年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医养结合”方面指出,床位在500张以上的大型养老机构必须创造条件建设内设护理院、医务室、门诊部,符合条件的可设置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康复医院。

分 析

医疗力量不足是老人院发展障碍

因为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在医院多个科室反复奔波是目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有的老年人甚至就此“赖”在医院调理身体不肯出院,这也导致部分医院老年科病床异常紧张。“看病的地方不养老,养老的地方看病难”是目前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业内人士声称,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左右。

记者在黄埔区老人院走访中了解到,在医院资源接入该老人院后,大部分老人对此表示满意。其中老人院住户张姨表示,相比以前要过马路到对面医院(指广医五院)排队看病拿药,现在只要在老人院中就能看病,方便得多,“而且医生都是医院里面的专家,看病还是信得过”。

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医务科科长余冬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力量不足是目前老人院发展的一个障碍。例如老人院中的老人出现突发健康状况,如心梗发作、脑梗等,一般老人院处理都是护理员或工作人员电话与医院联系,再由医院派救护车把老人接入医院收治治疗。“实际上这样做是非常耽误时间的,首先是医院方面只能在电话里了解老人的状态,无法第一时间作出判断病情,其次是像心梗、脑梗等老年人常见疾病,非常讲究抢救 黄金期 ,如果未能及时有医护人员介入抢救,这很容易会导致老人出现不可逆损害。”余冬冬认为,若在老人院中实施“医养结合”,老人将获益良多。例如老人在出现突发情况后,巡诊人员、同住人员甚至患者自己都可以立刻向驻老人院内的医生发出提示,医生也可对老人的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并作出应对措施,再通过与医院此前建立的转诊绿色通道,将老人分病症收治入院。

“从医院角度来看, 医养结合 就相当于医院在老人院中的延伸设置,对老人家健康问题处理、转诊实际上就是院内对接。”

障碍

床位算谁的?部分细则仍需明晰

虽然“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业中探索的主要方向,但在业界看来,“医养结合”并非是简单“老人院+医院”表面合作。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养老与医疗分属民政和卫生两大体系管理,政策所给予的管理、优惠等措施都并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医养结合”明晰制定相关细则,“医养结合”才能有效落地。

其中,老人院床位性质就是医养结合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据记者了解,在现有政策下,老人院床位只能进行居住和养护,不能像医院床位那样提供相关的治疗服务。假如老人院与医院共建“医养结合”,则意味着医院需以“延伸机构”的形式在老人院中设置医疗床位。余冬冬表示,目前广医五院与黄埔区老人院的医养结合项目中,在老人院中用于治疗的床位共计60张,这60张床位均算入广医五院的总床位数中。

对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养结合”项目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在现有政策下,很多医院在医养结合项目中仍然是持观望状态,其中床位性质方面就是一大问题。由于医院与老人院合建医养结合项目中,医院方面设备、药品及人员均需进驻在老人院内,并且按照医院本身级别达到与医院相一致的运作率才能出现“不亏损”,假如医疗床位数目过少、周转率低,对医院而言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运营负担。

“但如果把老人院都纳入医疗床位,则有可能出现另外的问题,以一家500床位的老人院为例,假如床位均算作医院的医疗床位,这有可能与国家限制公立医院规模的大方向相悖。”

除床位外,医保方面如何结算也是“医养结合”需要突破的方面。以广医五院“垂直养老”项目为例,目前医疗床位收费和医保报销标准按照三级医院的收费标准进行。余冬冬坦言,目前“医养结合”方面的医保报销细则仍然在与卫计部门进行沟通,“从老人的经济问题考虑,收费上其实应该相应调低一些,既不能纯粹按三级医院来收费,也不能按一级医院那样收费,我认为由政府投入一部分、医院和养老院承担一部分,这样三者承担,这样让老人院老人享受更多福利”。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