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日期:2016-06-12


  去年年底,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435万,面对日益突出的养老服务需求,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新实施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除了津贴,老年人还能享受到哪些优待和优惠服务?

  昨天,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做客由解放日报、上海新闻广播、新华社上海分社新闻信息中心、东方网联合主办的“2016上海民生访谈”时,就上述问题进行解答。

  扶持家门口的“托老所”

  随着本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是养老机构的“一床难求”,另一方面是老年人从情感上又不愿离开熟悉的居住环境。对此,朱勤皓表示,上海将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让老年人就近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颐养天年。朱勤皓说,嵌入式的养老模式,其中一种就是长者照护之家,另外一种是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托老所”。目前,全市有日间照护中心超过400家,同时,政府也将鼓励社区发展一些提供专业服务项目的设施,如助浴、助餐点等。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再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400家,今年将再建长者照护之家50家,今年年底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

  同时,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此为不同需求老人提供分等级养老服务。据介绍,针对老年人身体情况,照护需求一般分为六级,根据评估结果,老年人可相应享受居家养老服务、高龄老人照护服务、老年护理机构的服务等。这项评估已在徐汇、杨浦等区开展试点,明年将在全市全面推行。

  敬老卡兼具多项优待

  老年综合津贴制度于4月6日正式向社会发布,本月起,集中办理阶段已基本完成。目前,全市已有285万老年人办理申请手续。完成制卡250万张,发了200多万张,其中140万张卡已经办理了激活手续。

  新版敬老卡除了按时打入的老年综合津贴以外,还兼具尊老社会优待的凭证功能。按照今年出台的《上海市老年人保障条例》的规定,本市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落实卫生保障、交通出行、文体休闲、商业服务、维权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优待。据透露,将来在卫生保健方面,医疗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和优先住院的便利;在维权服务方面,对80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或者接受立案材料,对8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提供免费公证的遗嘱服务。

  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基层社会治理过程当中,怎样建立起一支好的队伍,让人才发挥其最大效用?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体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制度设计,根据社区工作的年限、受教育的程度、相关专业因素,建立起“三岗十八级”岗位体系;二是规范管理,建立社区工作者考核评议的制度,突出居民群众满意度在考评中的权重,让社区工作者切实回应群众的需求和关切。

  “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协商议事、化解矛盾的能力,与日益精细化的服务和管理要求相匹配。”朱勤皓说。

  目前,全市已有2.93万人纳入第一批社区工作者序列,平均年龄37岁,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超过了80%。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