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日益严峻,如何让公办和民办养老院比翼齐飞
来源:张家界在线 发布日期:2016-03-08
随着两会的召开,养老问题再次作为热点被提上议事日程。现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公办养老院人满为患,而村镇或民办敬老院则是门可罗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公办养老院为何“一床难求”?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当下,如何平衡城市、农村养老问题,更好、更公平地做好养老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大中城市,公办养老院床位紧张,尤其是一线城市,几乎“一床难求”。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问题主要集中在市区。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医疗资源集中、社会养老需求大,公办养老院价格也比同等水平的民办养老院低,加上老人对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更加信任,所以“一床难求”问题比较突出。公办养老院因为床位是有限的,而且替代率比较低,住满后,后来者想入住,就得等候。然而还有不少养老院,特别是农村养老院条件较差,虽有床位但很多老人不愿意去。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公办养老院把收住人群锁定在生活自理、能歌善舞、吟诗作画的老年群体上,那些无权、没钱但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自然“难求一床”。所以,我们应该公开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者名单,不能再冒用纳税人的钱来赡养健康、低龄、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了。公办养老院,应当提供救助性和保障性的基本养老服务,服务对象应当是三无、五保、高龄、失能、失独等存在特殊困难的老年群体。公办养老院排长队的同时,民办养老院却遭遇“住不满”的窘境。
市场潜力巨大的民办养老院缘何遭遇“成长烦恼”?这不仅涉及到土地、人力等成本的限制,养老护理员岗位招工难、留人难也是民办养老院的一块“心病”。养老护理行业确实很辛苦,脏、累、苦、待遇差、工资低不说,有时碰到那些脾气古怪的老人,确实很难伺候。近年来,为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有些政策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要避免养老院“公热民冷”的现象,关键还是要错位发展,养老需求的层次结构不一样,民政部门应该积极引导,按照不同层次需求来开展养老院建设,满足养老群体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