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热点专题 --> 阅读

云南老年人口553万余 养老产业如何跟上老龄化速度

 来源:云南网 发布日期:2015-10-26


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全省老年人口已达553.3万人,占到总人口的11.73%之多,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养老产业,却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无法满足“老有所养”的需求。

如何让养老产业走上“快车道”、跟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呢?10月23日,在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为主题的云南省政协第八届民生论坛上,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为加快我省养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现状】

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省老年人口553.3万人

论坛上,云南省民政厅副厅长卢振义介绍,我省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截至2014年底,全省老年人口553.3万人,占总人口的11.73%;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6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

养老产业规模偏小、水平偏低,未实现规模化经营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养老服务业的地位日益凸显,据介绍,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有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19个、床位20455张,农村敬老院663所、床位45515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46个、床位12540张,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养老机构60个、床位14800张。

与“十一五”末相比,全省社会养老总床位由44334张增加到近10万张,增长124%;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由9张增加到18张。

尽管近年来我省养老服务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制约因素也仍然突出,诸如思想认识落后、政策措施不配套、养老机构规划建设滞后、养老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等。

受各类因素制约,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与民众养老实际需求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以每千名老人拥有的社会养老床位数为例,我省的18张床位,连全国平均数25.43张都未达到。

论坛上,大理州政协社法委主任杨光焰直言,当前我省养老产业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在产品品牌、生产基地、市场交易、销售渠道等方面未实现规模化经营,缺乏引进社会力量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机制,养老养生产业发展态势尚未形成。

【建言献策】

赖德淑:激发民营资本参与养老产业的热情

云南省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赖德淑介绍,尽管我省养老产业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民营资本进军养老产业的潜力已经逐步显现了出来。

为此,赖德淑建议,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参与,从而激活市场活力,“可以按照公建民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路径和方式,明晰产权,理清权利义务,推动价格市场化,逐步做到管办分离,实现国有资产逐步退出、民营资本不断进入的良性发展局面。”

此外赖德淑还建议,在大力引入民资的过程中,应加强用地保障,同时落实减税等各类优惠政策,减轻民办养老机构的负担。

陆玉珍:加快制定“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

昆明市政协副主席陆玉珍,在发言中以昆明市为例,系统介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前景,以及制约因素。

基于详实的调研资料,陆玉珍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全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应按照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抓紧对《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进行修改,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写入地方性法规条例中。

此外陆玉珍还建议,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和州市养老服务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尽快出台《云南省关于加强推进社会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李宏国:发挥云南气候、生态等优势,建异地养老示范基地

“养老不是包袱,而是一块诱人的蛋糕。”民盟云南省委社法委委员李宏国说。

李宏国介绍,以浙江嘉兴为例,该市近年来主打“上海后花园”的牌子,主动对接上海养老市场,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做出了规模,取得了经济效益。

为此,李宏国建议,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区位、气候、生态、民族风情等异地养老资源,选择适合的区域兴建若干具有全国意义的异地养老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以满足养老服务市场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提升云南养老服务产业的知名度,打造高水平的云南现代养老服务业。

郑克勤:建立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离开医疗服务的养老服务,根本无法达到养老服务的追求目标。”民建云南省委社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郑克勤说,只有将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养老问题。

为此,郑克勤建议,首先应充分发挥省老龄委的协调作用,集中“医养结合”模式中可能涉及的省民政厅、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的专家,统一研究可能遇到的部门工作壁垒和解决方法,争取实现政策协同和政策突破。

除政策方面的协同外,郑克勤还建议,在政策大规模“铺开”前,应按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类养老模式、每种模式又根据各自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而开展试点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医疗资源的匹配问题。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