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新提案引热议!积极老龄化成为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0-05-28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科技学院医药研究院院长刘超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增量巨大,地区老龄化不平衡,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先富后老”,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也决定了未来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他表示,目前中国仍实行老年人强制退休政策,老年人被当作一种不再创造经济价值的“人口负担”,但随着老年人健康余寿和自理能力的提升,如今一般政策规定的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的退休年龄己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国情。
一个新的名词的提出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这个词就是“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指的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增进老年人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倡就地安老、居家养老,老年人参与社会。“积极老龄化”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涵,既有老年人再就业,参加社会物质生产,获取经济收入的内容,也包括老年人参与家庭家务劳动、社会志愿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等内容。
“积极老龄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退休年龄问题,关于退休和延迟退休问题在今年被讨论得热火朝天,这主要是因为一项“延迟退休”的政策有可能会在近几年实施。
此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我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是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并不合理。为加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人社部将推出以小步慢走的、分节奏的延迟退休政策。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而除非洲一些国家外,世界其他国家的退休年龄大多数都是在65岁、67岁。近些年来,已经有多个国家延迟了本国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劳动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变小,交社保的人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这给我国养老金储备带来了巨大压力。
就像上海,现在35%都是60岁以上的人,养老金都要入不敷出了。而延迟退休能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缓解养老金压力和劳动力下行压力。
此前,关于延迟退休问题,某网站通过调研显示,89.3%的网友对延迟退休表示反对,仅有10%左右表示支持,意味着延迟退休困难重重。
面对这种矛盾,有一个“新提案”的提出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有专家提出建议中国弹性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退休政策。其中,对于那些工资比较低、工作技能比较低的人可以激励他们早一点退休,这样的话也能充分保障他们的养老收入,缓解养老压力。
另外,还有很多业内人士建议,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按照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让愿意退休的人退下来,不愿意退休的人可以继续在工作岗位上贡献光与热,这样于国于民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