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提前迈入老龄社会 全力推进居家十分钟养老圈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1-08-19
记者从武汉市居家养老推进会上获悉,到2015年,武汉将建成覆盖全市的3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届时,老人们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18日,武汉市来自全市13个区的民政局局长和有关人员先后参观了江汉区万松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汉阳区五里墩街的五园里社区和汉阳区翠微街团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展示。“这里非常好,看看报,看看电视,老伙伴比较多,看累了就和老伙伴们聊聊天、拉拉家常,比一个人关在家里好多了。”正在汉阳区翠微街团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看报的秦虹艳老人笑眯眯地说。团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有600多平方米,每天都有60多名老人来到服务站享受这里的公共服务,看报、看书,下棋、打扑克牌,看电影、看电视,养老服务站免费提供茶水,老人们看累了、玩累了,养老服务站还为老人们免费提供躺椅休息。“我们这些老人,白天都成了空巢老人,在家里,孩子们不放心,自己也很憋心;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儿女放心,自己开心,你看多好呀。”秦虹艳对记者说。
武汉市1996年先于全国步入老龄社会,截止2010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27.4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23%。到2015年,武汉市将形成“9055”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5%的老人在社区养老,5%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也就是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服务范围要面向全市95%以上的老龄人群。
为此,武汉市政府从2010年起,连续两年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纳入了政府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中。按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模式,打造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10分钟养老圈”的发展思路,全市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有37家,还有12家老年食堂、日托中心等也在开展为老服务。
武汉市民政局局长刘志海介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一般要达到“六室一场一厨”的要求,即建有服务咨询室、日间休息室、多功能活动室、图图书阅览室、医务室、健身康复室、室外活动场和厨房(或配餐间)。
近5年武汉市居家养老的发展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居家老年人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需求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依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的模式,统筹城乡整体发展,构建以社区为基础,辐射街道的“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15年,全市各街道和有条件的社区均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总数将达到300家以上,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基本形成“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手段信息化”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老年群体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到服务到位,管理科学,老人受益,群众满意。
据悉,武汉市、区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力度,扶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和运营。对有产权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一次性补贴6万元;对无产权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4万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经年检合格且运营正常的,按每年2万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建设和运营补贴资金由市、区财政资金按1:1的比例配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