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网站无障碍
  首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媒体关注 | 政策法规 | 国际老龄 | 产业前沿 | 老年用品 | 老年文化 | 金融服务 | 人才培训
    会员中心 | 地方动态 | 热点专题 | 老龄新闻 | 专家视野 | 产业研究 | 宜居养生 | 老年旅游 | 科技养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 --> 国际老龄 --> 阅读

韩国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最快国家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任重道远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日期:2013-01-11


央视网(编译邹娴报道)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报道,近期的数据显示,韩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为了应对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发病几率上升,韩国自2006年起,在首尔的25个城区中,每个区都建起了阿尔茨海默病康复中心。

据估算,到本世纪中叶,近40%的韩国人将超过65岁。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预期寿命的飙升和出生率的直线下降。

将痴呆症作为疾病治疗

2011年,韩国通过了阿尔茨海默病管理法,建立治疗中心并强制65岁以上公民接受检查。

社工金东勋(Kim Dong-hun)说,在治疗中心的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就是帮助病人找到他们活动的目标和意义。但是他认为,社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耻辱感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首尔江西区(Gangseo)的治疗中心提供运动和音乐课程,以提升痴呆患者参与感和成就感,同时得到身体和认知上的锻炼。该中心还帮助减轻被治疗者的负担,缓解其被家庭隔离的孤立感。

金说,“我们经常公开我们大活动,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许多人还没有改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看法。即使你上门服务,他们仍不愿意出门接受治疗。”

负责协调首尔25家治疗中心的首都治疗中心秘书长成米拉(Sung Mi-ra)说,预计在韩国5000万人口中,目前大约有53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过去的四年中,这一数字上涨了27%。她推算,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

她说,韩国平均每年由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住院费和收入损失达到8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每十年便会翻番。她表示,韩国人需要把阿尔茨海默病当做疾病来治疗。

“过去,无论何时患病,阿尔茨海默病都被当做是自然发病。‘人一旦上了年纪,就会慢慢失去理智’成了人们的共识。没人选择接受治疗,因为他们觉得事情就是这样。”

改变对老年看护的看法

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疗养院安度晚年的韩国老人少之又少。儒家的孝道观点仍然盛行,虽然现在已不像以前那么常见,但是三世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家庭仍不在少数。

成米拉说,韩国人认为,是家庭成员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关怀与照料,而不是政府。“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父母交由社会照管会被人看作不孝。患病的老人应当同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社会能否创造一个便利的环境至关重要。也正因如此,首尔每个城区都建起了一个康复中心。”

另外,韩国还加强了对年轻人的培养,增加他们对老年人的同情心,同时为自己的晚年做好准备。

城南市的学生金东炫(Kim Dong-hyun)卧床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如何照料他。金东炫说,“我对社会的老龄化十分担心。我们需要为此做好准备。我不确定我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想我老了以后需要很多孩子来照料。”

在另一个班级,学生们通过3D眼睛来模拟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教练说,这样是为了鼓励孩子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待老人的态度。但有些孩子表示,这样做只能让他们更加恐惧衰老。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等举办银发经济主题座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探索老龄服务创新模式,推动银发经济高…
 【获奖名单公布】2024年度首届居家适…
 “魅力科技·品质银铃·幸福中国” 2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十四联合党委 第一…
 
 
 应对老龄化:经合组织建议各国调整退休年…
 从延迟退休到提供培训 应对老龄化趋势各…
 疫情下的英国养老院:每周亏损1万英镑,…
 乌拉圭新冠肺炎病例超过600例 政府将…
 英媒:英国养老院护工迫切期待接受新冠测…
 健康老龄化已成为欧洲研究的重点之一
 除了老龄化,还有这点导致意大利新冠肺炎…
 英养老院征集志愿者陪老人网聊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关于印发《旅游景…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 老年人…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老龄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老龄产业标准信息网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协会简介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 2010-
ICP备案号码: 津B2-20070187 天津盛世阳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北京市公安局网络报警报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