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王建伦:
非常感谢何教授,从八个方面对于社会养老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现在请西南财经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义教授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
2012-07-01 11:42:07
- 林义:
我发言的题目是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问题。我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或者核心、重中之重,在于是否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
2012-07-01 11:43:32
- 林义:
第一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的严重性,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仍然被低估。所以,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表现:第一它表现在养老保险支出结构将会出现巨大变化;表现为养老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表现为养老保险管理服务的需求将会成倍增长;尤其是表现在复杂环境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的艰巨性、波动性和高度敏感性,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考虑的。尤其现在社会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指数出现下降,所以制度调整改革的难度相当大,改革进程中的很多改革思路都受到阻碍,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看到的。所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必须要加以考虑。
2012-07-01 11:43:56
- 林义:
第二个挑战是区别于欧美国家的显著特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预设目标和制度构建,不应当是单纯的经济保障。所以,能否构建集经济保障、精神慰藉、服务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破解中国式养老困境的一项艰巨社会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2012-07-01 11:45:17
- 林义:
因为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转型中人员的高频流动,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信息网络社会的新挑战都将继续影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制度的生存空间。
2012-07-01 11:45:43
- 林义:
所以,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来估计挑战的后果,扬长避短,构建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实现程度。所以,应该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2012-07-01 11:46:27
- 林义:
第三个挑战,人口老龄化挑战与社会转型的诸多矛盾相交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可持续发展面临多重阻力。改革调整,包括现在的双轨制、养老保险空账、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等改革的受阻,直接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现在关注的很多问题都是在第一层次上,还是在政府主办的基金养老账户上,如果不进行改革,可持续发展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所以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构建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老年经济保障体系、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和老年服务保障体系,这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2012-07-01 11:46:54
- 林义:
我们感觉到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还没有定型,迫切需要高度科学的设计,甚至强调顶层设计。
2012-07-01 11:47:27
- 林义:
第二方面,汇报一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必须重视的四个关键战略问题。
2012-07-01 11:48:16
- 林义:
第一个问题是重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战略框架的顶层设计。应对人口老龄化或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养老框架?总体来说,要以现行的一些制度逐步过渡到以国民年金制度为基础,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以经济保障,精神慰藉,服务保障为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具体是:一是在整合现有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在2020-2025年健全国民年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全民,制度基本统一,体现普惠保障,税收征缴,财政补贴,体现政府有限责任。如果没有把政府责任、市场责任、家庭责任边界划分清楚的话,我们越往后越发展将越被动。
2012-07-01 11:48:27
- 林义:
二是推进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养老救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老年帮扶制度等等体系,需要不断整合。而且整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对现行的一些制度、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
2012-07-01 11:50:59
- 林义:
三是构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衔接,养老保险关系易转接,真正实现养老保险“一卡通”的制度平台。现在讲一卡通,更多是从信息的角度讲,实际上制度层面的一卡通基础是更为重要的。所以,需要支柱平台、资金平台、管理平台和技术平台。所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制度运行可持续、资金支持可持续、管理服务可持续,公众信任可持续,才能为亿万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而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障的制度,它的需求比今天胡教授讲的0.5高,不应该是0.5,而是0.7以上,才能实现幸福的老年生活。这就需要制度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总体要求,必须充分考虑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必须充分考虑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的养老保险目标模式的对接与有机规划。
2012-07-01 11:51:12
- 林义:
二是加快推进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背景下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步伐,奠定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这些年我们构建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如果在未来十年中我国还没有在这方面有效推进的话,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可能丧失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养老保险体系将陷于非常大的被动格局。在2030年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很大的威胁,需要有效平衡政府、市场与家庭保障机制,这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当中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2012-07-01 11:51:23
- 林义:
现在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包括双轨制的问题,包括基金缺口的问题,退休政策延长的问题,都和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能够把多层次制度构建起来,政府的责任不会成为我们现在百分之百关注的焦点,其他的改革思路可能就会顺利实现。
2012-07-01 11:51:48
- 林义:
第三是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和推出政策调整的时间表,我认为应该是越早出台越主动,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课题,不是我们今天讲一个退休政策马上就可以实施,这需要有一个小步渐进,要十年甚至二十年完成的,现在不下决心,十年后再下决心,面临的困难更为严峻,我们调整的空间可能更为狭小。
2012-07-01 11:51:59
- 林义:
第四,对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当中需要遵循的一些战略思路:一是把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就是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一项基本的国策,把它确定下来,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二是在城乡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长期财务平衡机制实现路径、实施步骤及推进的时序进度,在进行科学论证及测算的基础上,审慎决策,稳步推进,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我们看到郑秉文教授今天谈到的国外的一些经验,在80年代就把应对老龄化的战略作为很高层次的战略,直接由国家内阁部门,也就是国务院直属的一个机构来管理,增强协调力,提升决策的速度和科学性。所以,需要从战略高度来重视覆盖城乡养老保险管理体系构造与重构。这当中我们坚守的原则是强调适度普惠和缴费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体现个人的责任和政府责任的有机结合,现在不能一讲养老保险,整个就是政府的责任,这是一个问题。
2012-07-01 11:52:35
- 林义:
最后简单汇报几点建议政策:一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目标模式与制度构建是一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议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全方位的战略思维高度进行战略定位,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战略设计,切实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建设步伐。
2012-07-01 11:54:01
- 林义:
二是加快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体制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如果说我们给社会公众的印象是养老基金好像老在贬值、保值增值出现资金缺口的话,我们社会公众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而社会养老保险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最关键要素就是,我们对这样一个制度有信心,你才有企业的缴费、个人缴费、政府的投入。
2012-07-01 11:54:19
- 林义:
三是建议通过小步渐进、稳步推进、标本兼治、综合配套,在较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弹性退休政策的战略思路。
2012-07-01 11:55:00
- 林义:
四是建立适度集中的垂直型经办管理体系。我们感觉到2020年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以后,我们面临的机构的压力、服务的压力、管理能力的压力是空前的,所以这对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最为关键。
2012-07-01 11:56:26
- 林义:
最后一点,需要积极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满足多样化的养老保险需求和服务需求,这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我们个人的责任、家庭的责任,是解决我们中国养老困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思路。
2012-07-01 11:56:43
- 林义:
谢谢大家。
2012-07-01 1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