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李宝库: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下面我们开始本次研讨会最后一个单元的研讨。由于时间关系,本单元主要围绕着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主题来开展,安排了五位专家发言。下面请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王天夫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2-07-01 15:02:38
- 王天夫: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今天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家庭”。主要分为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整个家庭的变迁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刚才翟老师和原老师都讲过;第二部分是简单讲一下老年人家庭的基本特征;第三部分是讲一下家庭在养老中的定位,包括由前面两个内容引发出来的未来家庭政策应该怎么走。
2012-07-01 15:27:31
- 王天夫:
首先,概括起来讲,近年来家庭变迁的情况是比较剧烈,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大概有这么几句话:一是家庭规模一直在减小;二是家庭结构一直在简单化,它表现出来的就是以核心家庭,也就是一对夫妇和孩子或者没孩子,以核心家庭为主要形式,这是家庭结构最主要的特征概括;三是家庭关系在变化,家庭关系的主轴以前由纵向的亲子关系转向了横向的婚姻关系来主导。由此带来的就是家庭的一系列功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生产功能、教育功能等等所有的这些,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2012-07-01 15:27:56
- 王天夫:
简单给出一个历史上的家庭人口规模情况,基本来讲是五个多一点占主导,我国历史上家庭人口规模,用我们建国以后的统计数字来看,可以推断出历史上各朝代的平均家庭人口规模,在这张表列出来的1953年到2009年,1953年和1964年的家庭规模是相当的,从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我国家庭平均人数发展非常快速,到现在是翟老师所说总的人数是3点多一些,在农村是4人以下,在城市是3人以下。
2012-07-01 15:28:20
- 王天夫:
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的家庭户类型的比例有一个很显著的变化,重心在三人户,90年代是四人户,和三人户差不多,到现在是二人户和三人差不多,也就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是三人户、四人户为主导,到现在二人户和三人户为主导。
2012-07-01 15:28:32
- 王天夫:
刚才是以三人户为支点,总体是三人户、四人户为主,到目前是三人户、二人户和三人户为主,二人户更多是空巢家庭的增长。空巢家庭,细致来看是两类,一类是空巢老人,另外一类是中老年人的家庭,就是他们的孩子大了,比如20多岁出去工作、出去上学了,但是夫妇俩还没有进入老年,是50多岁,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家庭,也是在二人户里面占了很大的比例。
2012-07-01 15:28:43
- 王天夫:
讲完家庭变迁,简单提一下当前老年人家庭的基本特征。
2012-07-01 15:28:55
- 王天夫:
第一,目前来讲,现在的老年人,总的来讲,他们的子女数目相对较多。子女数量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少,从数量上来讲,或者从理论上来讲,子女数目的减少对于老年人家庭的影响,理论上讲,其他条件都不变,老年人和子女同住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因为子女多的时候,跟一个子女住在一块儿的时候,其他子女分家出去住的话,老年人和子女同住的比例不低,但逐年下降,老年人愿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逐年下降。现在老年人家庭人口数目比总体的家庭人口数要大很多。但是,纯老年人比例是相当的高,在城市超过一半,在农村接近一半。
2012-07-01 15:29:07
- 王天夫:
即使老年人数目在减少,但是老年人跟子女住在一块儿的意愿持续在下降。理论上来讲,老年人的子女数目减少,老年人和子女住在一起的比例应该增加,但是因为老年人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的意愿逐年下降,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的比例还是在逐年下降的。
2012-07-01 15:29:20
- 王天夫:
简单提供一些支持的数据,老年人的子女数,全国平均下来,现在老年人有3.6个子女,城市少一点,农村有4个之多。老年人的家庭规模,总的来讲,全国平均下来会大一点。
2012-07-01 15:29:31
- 王天夫:
老年人家庭户类型的数据显示,与配偶同住的纯老户,加上老年人独居户,加起来在城市家庭中占比基本是50%,农村的占比是47%左右。然后子女同住的,包括三代同住和仅与子女同住的,加起来,在城市是40%,在农村是37%左右。
2012-07-01 15:29:44
- 王天夫:
家庭养老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一一细说。总的来讲,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话,就会变得至少是难以为继。怎么样把定位家庭在养老中的位置就变得非常的重要。我想基本上是达成共识,家庭在养老过程当中,必须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对于我们目前的情况,居家养老几乎成为公认的可能是最优的养老方案,在这里面国家、社会、市场、家庭和个人都要参与其中,这样的家庭不仅仅是指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构成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包括老年人,比如说空巢家庭,老年人独居的家庭,老年人夫妇俩居住的家庭,还包括老年人跟他的子女住在一块儿的家庭,或者跟他的子女不住在一块儿的家庭。所以,这里面五者都应该参与其中。
2012-07-01 15:29:55
- 王天夫:
当然,一般来讲,居家养老的方案,通常是以社区为依托的,但是我更多想强调家庭的地位。我觉得家庭应该成为居家养老整个养老方案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支点。既然家庭成为了养老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我们在政策上,毫无疑问就是要针对家庭做一系列的政策上的考量。
2012-07-01 15:30:37
- 王天夫:
我简单讲一下我个人思考的两个方面:第一,如果我们要针对养老出台一系列家庭政策,它的基本思路应该着重考虑哪几个方面:第一,今天上午有几个老师讲到,一定要着力划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什么事可以归到家庭这一方,什么事归到社会这一方。从历史上来讲,从学术研究的结果来讲,我想讲三点,第一,家庭和社会或者跟它所镶嵌的社会环境,从来都不是很清楚分割开的,这一点特别的重要。在任何历史时期,没有不受到国家政策、受到社区环境影响的家庭存在。
2012-07-01 15:30:48
- 王天夫:
第二,家庭和社会要分开的话是特别的困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以前的时候,家庭内吵架都要吵到单位里去,但是养老过程比吵架要复杂得多。如果要把养老事务划分得很清楚,哪些归社会,哪些归家庭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觉得要特别深入的研究。
2012-07-01 15:30:59
- 王天夫:
第三,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制度划分不仅是理论的讨论,讨论哪些可以分到家庭类,哪些分到社会之间,更重要的,它是政策上的选择,我们选择哪些事务归到社会上,哪些事务划分到家庭内部,这是要分清楚的。
2012-07-01 15:31:28
- 王天夫:
第二点,我们在出台家庭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家庭福利收入与支出的平衡,今天上午有很多老师讲到,家庭收入的渠道、来源,包括金额多少,来自什么地方,支出在哪些地方,包括刚才讲到的照料成本。
2012-07-01 15:31:42
- 王天夫:
第三,家庭结构多样化,要考虑需求的复杂性,不同的家庭,空巢家庭、独居老人,跟子女同住的家庭,需求是不一样的。
2012-07-01 15:31:55
- 王天夫:
第四,既然要出台一系列的家庭政策,一定要有相应的、相关的机构,做到行政的协调和保证。
2012-07-01 15:32:10
- 王天夫:
联系到当前比较迫切或者急需的家庭政策的话,我觉得有这么三项是比较迫切的。
2012-07-01 15:32:34
- 王天夫:
第一,要明确家庭作为居家养老承担的责任和权利在什么地方,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问题,还有社会舆论的问题。第二,要建立家庭事务机构。第三,在信息基础上要建立一个机制,要以家庭为单位,开始收集基本的信息。所以,从结论上来讲,家庭在国家、社区以及市场的支持下,应该也能够成为养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
2012-07-01 15:32:46
- 王天夫:
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觉得家庭是提供了一个空间的场所,不管是国家支持也好,帮助也好,社区的服务支持也好,以及子女、家庭内部成员的支持也好,他是在场所里面来完成,也就是说它是一个空间的基础,有了这个以后,其他的一切,国家的支持、社区的支持以及子女的简单照料等等,这些都是在家庭这样的空间里面完成的。所以,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所以,面对这个挑战,对于家庭养老功能、养老能力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需要配套。比如说养老功能,我们要开拓思路,要拓展以前的家庭作为经济保障的养老功能,家庭在养老过程当中所能提供的功能、所能扮演的角色,它跟以前的经济保障有一系列的拓展。
2012-07-01 15:32:59